• 回到顶部
  • 18627832502
  • QQ客服
  • 微信二维码

HSEABOT联合上海交大海南研究院于马来西亚仙本那完成智能海参捕捞测试

2025年3月30日,马来西亚仙本那 —— 中国科技企业HSEABOT与上海交通大学海南研究院联合研发的水下机器人团队,在仙本那海域成功完成了全球首次“AI驱动水下海参精准捕捞测试”。这一突破标志着智能机器人在海洋资源开发领域迈出关键一步,为传统渔业向低碳化、可持续化转型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。

 

 

 

 

技术突破:从“粗放捕捞”到“精准作业”

 

此次测试的核心设备水下机器人,搭载AI识别系统,能够通过多光谱摄像头和声呐阵列,在复杂海底地形中实时识别海参种类、尺寸及成熟度,定位精度高达98%。机器人配备的柔性机械臂采用仿生触手设计,可在不损伤海参体表的情况下完成抓取,并通过负压吸附技术将其轻缓转移至收纳舱,全程实现“零接触”捕捞。测试数据显示,单台机器人作业效率较传统潜水员提升3倍,且误捕幼体和非目标生物的概率降低至0.5%以下。

 

 

 

 

生态友好:科技守护海洋平衡

 

仙本那海域作为全球重要海参产区,近年来因过度捕捞导致资源锐减。HSEABOT研发负责人表示:“传统捕捞依赖人工潜水,不仅效率低,还易破坏海底生态。我们的机器人仅采集符合商业规格的成年海参,并通过算法避开产卵期种群,从源头保障资源再生。”此外,机器人采用纯电动驱动和可降解材料外壳,作业噪音低于50分贝,最大限度减少对海洋生物干扰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从环境监测到生态修复,再到如今的资源可持续开发,水下机器人正重新定义人类与海洋的互动方式。HSEABOT与上海交大海南研究院的此次创新,不仅为渔业转型按下加速键,更展现出中国科技企业在全球海洋治理中的责任担当。随着技术迭代与国际合作深化,“蓝色经济”的智能时代已悄然来临。

 

 

首页    HSEABOT联合上海交大海南研究院于马来西亚仙本那完成智能海参捕捞测试

新闻中心

水下智能装备的领航者之声